|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芜湖基本情况

芜湖基本情况

关键词:芜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8°21′、北纬31°20′,是安徽省规划中的两座特大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龙头城市。1949年4月24日芜湖县解放,同年5月10日设立芜湖市,为安徽省省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长江,东接杭州,西连合肥,北依南京,南向黄山,芜申运河(长江-黄浦江)从中穿过。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辟为通商口岸,1877年9月,芜湖设立海关。1882年,镇江米市移师芜湖,发展迅速,居中国近代四大米市之首。1912年10月,孙中山乘“联鲸”号游轮,从南京顺长江巡视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在安徽芜湖市发表禁烟演说,芜湖的“中山路步行街”即得名于此。
  芜湖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风景秀丽,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并于2012年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浦东开发以来,芜湖作为安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制造业上,芜湖创出了海螺水泥,华中沿海城市通往内地的要道。境内的芜湖港,是长江溯流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
  长江北(西)岸的裕溪口港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内河煤港,是安徽两淮和晋、豫、鲁诸省煤炭转运的集散站,长江南(东)岸的朱家桥码头,可停靠万吨远洋货轮。
  芜湖长江大桥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长江上已建公铁两用大桥中规模、科技含量均领先的桥梁。其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华东第二通道功能,加强了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生活圈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国家级对外籍轮开放的外贸码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个国家级称号,并建立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芜湖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以方特欢乐世界和方特梦幻王国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形成了将动漫产业发展与娱乐休闲结合的发展模式。截至2012年,芜湖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芜湖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并于2007年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与此同时,芜湖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以“建博会”、“茶博会”、“旅博会”三会为代表的会展经济,正推动江城芜湖向商埠重镇发展。特产有铁画、三刀三画、傻子瓜子、弋江贡篮、无为剔墨纱灯,芜湖铁画锻造技艺更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闸蟹、弋江羊肉、无为板鸭、小笼汤包等芜湖小吃名扬海内,芜湖长江市场园、芜湖旅游商品经济园区、芜湖商品交易博览城、芜湖汽车部件工业园已经共同构筑了芜湖的特色产业园区,芜湖中山路步行街、芜湖凤凰美食街、芜湖新时代商业街、小九华商业街、芜湖镜湖万达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区使芜湖的商业别具一格。
  【名称由来】 芜湖已经有2600多年历史,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行政区划】
  鸠江区:下辖四褐山街道、裕溪口街道、湾里街道、官陡街道、清水街道、龙山街道、万春街道、沈巷镇、二坝镇、汤沟镇
  镜湖区:下辖天门山社区、弋矶山社区、 赭山社区、滨江社区、张家山社区、大砻坊社区、 镜湖新城社区、赭麓社区、汀棠社区、荆山社区、方村街道;
  弋江区:下辖马塘街道、澛港街道、弋江桥街道、中山南路街道、利民路街道、火龙街道、白马街道、南瑞社区;
  三山区:下辖保定街道、龙湖街道、三山街道、高安街道、峨桥镇;
  芜湖县:下辖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
  繁昌县:下辖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平铺镇、新港镇、峨山镇、横山社区;
  南陵县:下辖烟墩镇、家发镇、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
  无为县:下辖无城镇、襄安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乡、洪巷乡、十里墩乡、昆山乡。
  注:龙山街道、万春街道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高安街道由芜湖市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管理。
  【历史沿革】
  公元前109年芜湖设县后经两汉时期的发展,到三国时因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显重要。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为天险与曹魏对峙。但其主要城镇距长江较远,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黄武二年(223)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青弋江口不远的今城东南隅的鸡毛山一带的高地上(古鸠兹旧治再未复用),成为今日芜湖市最老的城区。东晋时期,芜湖已成为临江重镇。公元324年,大将王敦在鸡毛山屯兵筑城驻守,故有“王敦城”之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省芜湖入襄垣县,芜湖县级行政建置被撤销。隋唐时期,芜湖皆为当涂县属镇。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937~943)年间复置芜湖县。从此芜湖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促使农业的发展,大兴筑圩,大片湖沼变成良田。在芜湖地区修筑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万春圩等。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当时沿江的一座名城。约在十一世纪初,芜湖筑城垣即宋城。今北门外高城板,东门外鼓楼岗等皆为宋城遗址。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不断南侵,芜湖城遭兵焚毁成废墟。淳熙七年(1180)又筑城,但已不如以前繁荣。元初芜湖县城又行恢复,人口曾达五万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毁坏。明代芜湖的经济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和工匠纷至经营各业,以染浆业和炼钢业尤为发达,南北货物汇集。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大部分与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间(1876年以前),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次年英国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又于1902年将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至普潼山,西至长江岸边的46.5公顷土地划为公共租界。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商业的畸形发展,同时大量粮食、农副产品及矿产原料被廉价掠夺运走。他们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堆栈、楼房,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芜湖市区由青弋江两岸一带向西北沿长江右岸发展,扩大了市区范围。

  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理、经济条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首。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1949年4月芜湖市获得解放。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发展的消费性城市,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城市。

芜湖市东部和北部为冲积平原,间有洼地,有少数丘陵,地势低平,西南高东北低。西部和南部多山地。境内有长江、青弋江、裕溪河、花渡河、扁担河、荆山河、黄浒河、倒逆河、漳河、青山河等河流。南塘湖、石板湖、西冲湖、池湖、竹丝湖、龙窝湖等湖泊。
  芜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芜湖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最热为7~8月,平均气温超过28℃,极端最高气温接近40℃;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仅3℃,曾出现过-10℃的极端最低气温。芜湖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基本概况信息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